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记者 | 杨舒鸿吉
2022年6月16日,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“潮涌浦江”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启动仪式在虹口北外滩举行。会上,共有总投资5658亿元的322个全市重大项目签约,总投资1627亿元的48个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开工,签约项目数与总投资额均高于去年。
此次签约项目既涵盖了“3+6”新型产业体系,也包括一批金融、生产性服务业、生活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。
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共签约项目90个,总投资2049亿元。其中,集成电路签约项目28个,如小华半导体计划投资8亿元,重点突破设备智能管理SOC芯片及接口技术自主创新,解决移动计算机平台领域卡脖子问题;生物医药签约项目42个,如亚盛医药拟投资30亿元建设营销与临床医学两大中心,打造原创药企集聚高地;人工智能签约项目20个,如亿咖通拟投资15亿元建设自动驾驶与超级大脑研发中心、智能座舱生态事业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,为迎接智能汽车时代提供多种形态的技术支持。
六个重点领域共签约项目247个,总投资3935亿元。在高端装备、先进材料等领域,一批高能级项目签约落地,如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建立供应链科技总部,将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气装备现代化供应链体系;中铁四局拟投资15亿元建立上海总部,年产值预计达90亿元。
据了解,这些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中,有不少项目在过去一两个月内与各区、各管委会持续沟通,疫情并没有动摇企业投资上海的决定,也有很多项目是各区、各管委会在疫情期间通过“云见面”“云招商”等形式努力争取来的。
会上还宣布,总投资1627亿元的上海市4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,涵盖生命健康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,其中三大先导产业项目占总投资额约一半。蓝帆医疗科创总部、雅诗兰黛中国配送中心、京东智慧无人电商运营中心等一批标杆性项目启动建设。
上海还发布了数字经济、绿色低碳、元宇宙、智能终端四个“新赛道”行动方案。
其中,在发展数字经济方案中提出,上海要围绕数字新产业、数据新要素、数字新基建、智能新终端等重点领域,深度应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等新技术,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,加强数据、技术、企业、空间载体等关键要素的协同联动。到2025年,国际数字之都形成基本框架体系。展望2035年,上海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主要城市前列,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。
上海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,要抢抓能源清洁化、原料低碳化、材料功能化、过程高效化、终端电气化和资源循环化“六化”市场需求,围绕“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装备、新能源”五大领域,按照上海已有优势的“领跑赛道”、快速增长的“并跑赛道”、应用场景带动的“新兴赛道”和集成创新突破的“弯道超车赛道”,发力10大赛道36个细分行业,并形成了一批关键技术和企业清单。到2025年,产业规模力争突破5000亿。
元宇宙是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交互的重要平台,后疫情时代将催生这个产业蓬勃发展。当前,上海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,也是全国“双千兆宽带第一城”。
方案提出,要瞄准元宇宙前沿技术、交互终端、数字工具等关键方向,充分激发需求牵引作用,深度开放商业、教育、文娱、医疗、智能制造、协同办公等场景,发起设立百亿级元宇宙新赛道产业基金。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、100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;打造50+示范应用场景,100+标杆性产品和服务。到2025年,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,并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、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跃上新台阶。
智能终端作为数字经济硬件载体,具有技术迭代主导权、行业标准定义权、价值格局分配权,是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、提升大国竞争力的重要引擎。
方案提出,要瞄准当前市场认可、未来有爆发潜力的智能终端赛道,加快谋划布局,完善生态体系。重点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机器人、虚拟现实交互终端、智能穿戴、智能家居等六大终端产品,夯实硬件、软件两大基础支撑体系,引进和培育50家以上“隐形冠军”“小巨人”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支持企业在核心芯片、基础软件等一批关键基础技术创新突破,开展消费终端爆品、龙头企业打造等专项行动,形成100款核心拳头产品,到2025年,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,初步形成多层次、成体系、深融合、强互联、多品牌的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。
界面新闻记者还从大会上获悉,上海正式推出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,空间规模超40平方公里,可供产业用地近6平方公里,可供物业700万方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为友好、更可持续的高品质发展环境。
目前3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空间规模达200平方公里,可供产业用地近40平方公里,可供物业用地2900万平方米。